秋高气爽的上海,伴随着十七大的召开,世博会的临近,文化艺术建设也蒸蒸日上。各种艺术活动层出不穷,美术馆、展览馆、画廊甚至街头巷尾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在这些林林总总的艺术宴会中,有一个名为“2007泛雕塑艺术展”的活动,带着神秘的气息在10月亮相上海!相比于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等艺术,我们老百姓对于雕塑的认知度是相对缺乏的。如此一来,“泛雕塑”更让人疑惑:泛雕塑还是雕塑吗?雕塑要泛滥吗?“泛雕塑”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呢?……作为该展览组委会副主任的韩美林先生在此为我们解答了关于“泛雕塑”的疑惑。
泛雕塑,让城市更加美好
韩美林
一、谁动了我们的雕塑?
一提起雕塑,除了闻名中外的秦始皇兵马俑,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恐怕是街巷里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雕塑或者几条曲线加几个球的抽象雕塑。这会儿突然又冒出来个“泛雕塑”,即便是对于“眼球”经历过各式各样艺术历练的上海老百姓,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泛雕塑”是啥玩艺呢?
“泛雕塑”当然是雕塑,确切的说,“泛雕塑”是涵盖了传统意义雕塑在内的三维、四维、乃至N维的艺术。
“泛雕塑”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广泛的雕塑”、“泛化的雕塑”。那这种广泛表现在哪里呢?很多人以为的雕塑,无非是用石头、木头、泥巴、铜这些材料制作出来的。它的创作手法也就是加加减减,或塑造,或雕刻。持有这些想法的恐怕是有些落后了。现在雕塑的材料太丰富了!不锈钢、铜、铁、漆、纤维、玻璃、陶、瓷、橡胶、玻璃钢、光、电、磁、各种新式的合金、人造材料乃至于废弃物,无不可以用来做雕塑。艺术只要能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我在创作当中,甚至会用上酱油、西瓜汁、酒精等。因为他们这些材料渲染的效果各不相同,作品处理出来后也就很特别了。
至于谈起雕塑的形式和内容,怕是得让大家再跌一次眼镜。如果我们把城市当作展场,那么优秀的建筑作品就是这个展场中的一个个雕塑,比如我们的奥运场馆、水立方、“长城脚下的建筑”。如果我们把家当做一个展场,那么艺术的家具就是展场中的雕塑。艺术家与设计师的结合必然会给老百姓带来对实用品超乎想象的体验。如果我们把身体当作一个展场,那么设计新颖别致的首饰也成了一件件流动的雕塑。据我了解,中国为数不多从事艺术首饰设计的艺术家中,有不少是学雕塑出身的。我本人是最初是学染织设计的。搞绘画还情有可原,怎么搞起雕塑来了?这恐怕也是我在平面与立体之间散步的结果吧!
至于那些或反映社会生活、或表达内心情感、或纯粹追求形式美的具象、抽象雕塑,在各种文化开放交融的今天呈现出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的雕塑有秦始皇兵马俑、汉代陵墓雕刻、佛像雕刻、石雕、玉雕、根雕、木雕、泥塑等。而近现代意义的雕塑纯属西洋进口的玩艺儿。中国的雕塑家基本上是在法国和苏联的雕塑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有一段时期我们国家的雕塑,大部分时纪念性的具像雕塑,重要历史事件、英雄人物、有突出表现的典型人物、劳模成为那些时代的主题,最为典型的杰作是我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改革开放之后,雕塑创作的题材逐渐扩展到反映老百姓日常生活、地域文化特色等题材上,在形式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抽象的、洗练的雕塑。到了上世纪90年代,雕塑创作一度繁荣,科技的发展,网络带来的迅猛的信息传播方式,给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我们今天提出“泛雕塑”,是一个解放,一个突破。空间科学已经发展到了那么多维。我们的雕塑为什么就不能?
其实,当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泛雕塑”既一个名词,也可以解释为一个动词——雕塑的泛化。这是一个进形时态,是一个趋势,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意味着雕塑不仅雕塑本身不断地变化、演进,吸收各种各样的文化和其余学科的精华,还意味着雕塑要“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以艺术的力量提升人民生活的品质。如果问,是什么动了我们的雕塑?那便是时代前进的力量!
二、“泛雕塑”的“出世入世”
在中国哲学中,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出世和入世是中国人对待生活的两种相反态度。但是,中国人也喜欢谈“中庸”,这还是儒家的东西。我们习惯用“中庸”的方法论来调和人生中“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出世”以养心,“入世”以养身。那么对于艺术而言,究竟该超脱“出世”还是积极“入世”呢?
无论是翻开东方艺术史还是西方艺术史,我们都可以看到艺术起源人类刀耕火种的生活实践。音乐源于田间劳作时的哼唱,歌舞源于巫术中祭祀的程序,石、木、骨、玉的雕刻、陶瓷、编织、漆艺等等都是源于人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需要。可见,艺术是以“入世”为起点。随着这些原始艺术的发展,它们被逐渐地从“形而下”的实用功能中解放出来,越来越追求“形而上”的美学价值和精神表达,尽管艺术也被用作服务各个统治阶级,它们还是以“非功利性的出世”为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如今,还涌现出更重各样颠覆眼球、不把“美”作为价值标准的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实验艺术等。这些艺术积极“入世”,干预社会,或批判、或反讽、或以激烈行为引人思考,尽管当中有不少艺术家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噱头、哗众取宠,但这些从西方传播过来的艺术在最初的出发点上还是正面的、积极的。
我想,艺术的出世和入世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我们且不论艺术家创作出发点的功利与否。即使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保持着非功利的心态,一旦艺术品进入了交换的市场,就与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反应,与各种利益产生了纠葛,卖方的利益、买方的利益、中间商的利益、管理者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税收)。这里有一个艺术家个人的追求问题。也有一个市场经济下,不可避免的艺术经营问题。
前面铺垫了那么多,到现在,我要谈的“泛雕塑”的出世入世总算是有些进入正题了。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泛雕塑”可以“出世”也可以“入世”。“出世”者仅追求个人内心精神的表达;“入世”者当然是为我们的“统治阶级”——人民群众服务,因此,我们的“泛雕塑”,既包含了放在家里纯粹欣赏之用的雕塑,也包含立体的装饰艺术、实用艺术,环境雕塑、公共景观等。
从艺术经营的角度而言,不由得我要提起一个现在特别流行的字眼——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也是一个舶来品啊。我们中国人很善于学习,但是否能够有创意地学习就要打个问号了。不是有个脑筋急转弯的题:1+1等于几?1+1可以等于3,比如1个男人+1个女人;也可以等于1,比如一碗水倒进一盆水里;当然也可以等于其它的数字。如果我们仅仅按照老师教的解答数学问题的思考模式来回答,那就不符合“急转弯”的要求了。把“泛雕塑”纳入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中就是一个脱离原有思维模式的创造。“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艺术本身便是一种“创意”。但文化创意产业不仅把“创意”做成规模经济、打造产业链,其运营的方式便是由各种创意组成。开拓“泛雕塑”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需要极大地加强雕塑与建筑、设计、规划、园林、材料工业、应用技术、市场、管理等各学科的交流互动、拓展与社会上其余成熟产业(诸如旅游、房地产、家居等产业)的联系;另一面,也需要建立起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从艺术代理机制、税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艺术基金会、艺术保险等方面推动。
雕塑是艺术中的“重工业”,它的发展总是滞后于国画、油画这些艺术门类。以“泛雕塑”的名义“出世和入世”,我想我们可以举重若轻。
三、“泛雕塑”,让城市更加美好
一个人解决了生存问题,步入小康社会或者中产阶级甚至富有的阶层,总是想着改善生活质量,换个更好的居住环境,穿些更美质量更佳名气更大的服装,装点装点门面也装点装点自己。有钱人有他的装点方法,有文化的人也有他的一套方法,有钱又有文化的人,更有自己的独特的方式。人如此,城市也如此。尤其是当奥运会和世博会两个国际性活动都落户中国之时,我们的城市即将面对蜂拥而至的国际人群,北京和上海都在思考该以什么样的姿容亮相!
为了改善城市风景,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城市雕塑的运动。虽然举办雕塑展览劳师动众,各路人马还是冠着奥运或世博的名义举办了很多雕塑展会。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更是借着这股东风做了几个大活动,迅速成名,赚了个盆满钵满。“奥运会”和“世博会”似乎成了一个命题作文,不断考验着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应该围绕体育或科技、人文等主题阐述?是挖掘历史文脉?还是天马行空的肆意想象?这里不仅考验艺术家,还考验了我们的决策者的视界和眼光。
了解体育的人对于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标志性雕塑——那长长地、锐利地斜指天空的针应当并不陌生,它已经成为巴塞罗那城市的标志之一。这个雕塑是为奥运而建,但是它并没有局限于表面上的体育题材,而指向了奋发向上的精神,大气,恢宏。巴塞罗那人民用以迎接奥运会的,不仅是这个雕塑,而是一个名为“城市再造计划”的项目。他们集合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公众代表对整个城市进行了新的规划,对老城区进行了保护,对新城区进行艺术的设计。他们把整个城市当成一件艺术品来创造。据我所知,挪威还出台了一个法律:不允许有重复的建筑造型出现。当然,我们中国太大了,北京和上海也很大,在操作层面上有很多问题。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有这种气魄和思路吗?
在这些雕塑展中,的确涌现了很多可以作为“雕塑小品”的优秀作品(单独的城市雕塑在景观学中我们通常称之为“雕塑小品”)。但这儿我不仅要质疑:难道城市的公共艺术就只有雕塑小品了吗?难道迎奥运的城市雕塑就只是体育题材的吗?难道雕塑在城市景观中的位置就只是局限于小品?难道雕塑就仅仅是雕塑?
我们知道将香水瓶座成女人体的形状,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将那些果皮箱做成雕塑呢?德国有个艺术家就将垃圾箱设计成人体的形状,双手环抱成圆筒状。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供人休息的凳子、椅子设计成雕塑呢?我倒是挺欣赏上海地铁张江站旁的商区对玻璃的巧妙运用,有幽蓝的玻璃树、绿意盎然的玻璃竹林、彩绘玻璃亭子和精巧的玻璃长凳,配合以灯光,渲染出如诗如画的境界。设计师和艺术家对于雕塑和材料理念的拓展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这次展览当中就有艺术家使用不锈钢的材料将椅子做成各种形态的雕塑。我希望我们的眼光不要仅仅局限于椅子,而是所有日常生活中可见的立体的物体。我希望雕塑不仅是雕塑,还是灯光、广告牌、井盖、地铁站、电影院、园区、城市……这便是“泛雕塑”的精髓所在,以艺术的方式营造空间!
在这里,我不过多地谈空间营造的问题,我想说一个空间营造程序的问题。一个城市的外观,是城市的规划部门、建设部门、园林部门等等共同合作的结果。但是这里有两个缺失:一个是艺术家往往是最后介入设计的。只有当规划师和建筑商把其他所有因素都确定好了,才来找艺术家做一些点缀。艺术是个附属品。实际上,规划师、建筑师和艺术家之间应该在规划早期就保持沟通的状态,就好像出色的服装,设计部门、面料部门、技术加工部门、营销部门都互动起来,才能推出经典。第二个缺失是公众参与的缺失。简单地说,对很多公共设施或建筑,我们的老百姓通常属于不认知的状态,所谓的领导或专家们早已经商定好了才来通告市民。公共空间是属于所有人的,也只有将他们积极调动起来,才能让他们产生主人翁的感觉——归属感,责任感。
无论如何,上海都算得上是一个富有、时尚、文脉悠长的城市,我想他应该更有智慧去理解“泛雕塑”、推动“泛雕塑”的发展。如果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泛雕塑,会让城市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