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东:一把泥带来三个顺理成章
发布时间 2019-12-24
  

1221日,在“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开馆仪式之后,举行了第七届“韩美林艺术讲坛”,冯骥才、余秋雨、黄洁夫、朱永新、王鲁湘、周小东,围绕《泥土的光芒》这一主题,在白岩松的主持下,同台共论,激荡思想。

 

现将周小东(中国紫砂博物馆馆长)的演讲内容,择要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白岩松:只有我们越来越在意“无用”的东西,慢慢“有用”的东西才能有更高的高度。许多人太关注眼前的“有用”,我们如果多点这样的讲坛,关注一下看似“无用”的东西,将来“有用”的东西才能上层次,接下来这位感受特别深。有请中国紫砂博物馆馆长周小东!

 


周小东:“泥土的光芒”这个主题很大气,很亲切,也很温暖。的确,我们人类是依土而生,依土而居,在这个土地走了一圈你最终要回归这个土地。

 

一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这把泥土,通过水、火和我们人类的智慧作用,创造了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第一件新的物质——陶器。从此,照耀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今天,又是这块神奇的泥土,让这么多大家聚集在我们陶都宜兴,共同见证“韩美林紫砂艺术馆”的开馆盛事。

 

我觉得“韩美林紫砂艺术馆”有三个顺理成章,第一个是“韩美林紫砂艺术馆”落户宜兴顺理成章;第二个建在宜兴陶瓷博物馆也是顺理成章;第三个是今天我们所开展的活动,包括我们现在的讲坛,必将载入宜兴的历史,同样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重新觉醒的年代,是一个百废俱兴年代,同时又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一个年代。宜兴陶瓷、宜兴紫砂也是重新崛起。这个时期韩美林老师以他艺术家的敏锐眼光和前瞻性,来到了我们宜兴,创造一大批富有现代气息的作品。同时和宜兴很多陶工,就是最基层、最接地气的人结成朋友。这几十年我们宜兴人没有忘记韩美林,我们热爱韩美林,所以在此我们见证“韩美林紫砂艺术馆”。我们把杭州、北京、银川的三座韩美林艺术馆走遍,参观学习了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了“韩美林紫砂艺术馆”。

 

宜兴陶瓷博物馆承载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几千年的制陶文明。在陶瓷博物馆,能够看到我们中国几千年陶文化发展的轨迹,能看到我们宜兴2200年建城史、1000年种茶史、600年紫砂文化发展史。纵观世界陶瓷文化历史,我们自豪地感到,宜兴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宜兴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第二个贡献,宜兴是中国陶瓷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出发地之一。

 

第三个贡献,宜兴是中国陶文化保持最为完整地区,没有之一。

 

在我们宜兴的中国陶瓷博物馆,“顾景舟艺术馆”,建在主楼南侧,“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建在北侧。一南一北,双峰矗立。这个主楼是江苏省公众最喜欢的建筑之一,如果说顾景舟先生代表传统与经典,韩美林老师则代表着当代与创新。

 

今天,我们正在创造历史,“韩美林紫砂艺术馆”的开馆,这在韩美林老师的艺术生涯当中创造了新的历史。在我们中国艺坛,也创造了的历史。所以,我要向在座的嘉宾致敬,要向这把神奇的泥土致敬。没有土就没有陶都宜兴,没有泥土就没有今天的三个顺理成章,所以让我们向泥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