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拍出天价的紫砂壶,顾景舟和韩美林是怎样合作的
发布时间 2018-04-09
  


46日,“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在宜兴奠基。

 

即将诞生于宜兴的“韩美林紫砂艺术馆”,与“顾景舟艺术馆”南北对称。

 


 


在“顾景舟艺术馆”里,韩美林敬写的“百年景舟”,深情表达了他对紫砂大师顾景舟的礼敬和缅怀。

 


漫步宜兴这座极具灵性的江南水乡,我们的脚步不知不觉停留在蜀山古南街,这条老街南临蠡河,北依蜀山,是宜兴紫砂文化的发祥地。深入小巷,“顾景舟故居”的文化门牌似乎正在为人们讲述着那些不同寻常的紫砂故事。一入正厅,一张顾老与韩美林切磋技艺的照片便映入眼帘,这张拍摄于此的照片承载着满满的回忆。

 

 

1983年,韩美林与顾景舟在江苏宜兴研究紫砂设计

 

移步北京通州,大运河畔的韩美林艺术馆更是令人心驰神往之处,这里展陈着韩美林的各门类艺术经典之作,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扇认识美、享受美的窗户。在南展区特意开辟的紫砂展厅里,同样展出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二人专注创作、交流碰撞的眼神,似乎正在向我们诉说一个又一个昔日故事。

 

 

▲北京韩美林艺术馆南展区紫砂厅

 

或许大家会注意到他俩手中那把造型独特、精工制作的紫砂壶,或许大家会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这把壶的真身,亦或许您还会很急切地问一句“这得值多少钱啊?”别急,请听小编娓娓道来。

 

此壶正是20115月落槌的中国嘉德紫砂春拍中,以1150万元摘得桂冠的“雨露天星”提梁壶。它诞生于1988年,是由韩美林设计、顾景舟制作的紫砂茗壶经典之作。它融合了韩美林先生超前的设计理念与顾景舟精湛的制壶工艺,堪称两位挚友合力共创的典范作品。

 

 

▲“雨露天星”提梁壶

 

因壶体双侧镌刻篆书“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该壶得名“雨露天星”。其整体造型端庄周正而具有时代气息,轮廓明朗,张劲有力,犹如矗立风中,气质雄伟;同时又于拙朴中见纤巧,整把壶呈流线型,远观此壶,仿佛飞鸟于天。这把壶将直线与弧线交错运用,转折处明快流利,提梁及盖的造型设计突出,形成方中有方、方中带圆、圆中含方的构图;而且壶的色泽紫中泛红,朴雅高洁。因此,无论将它置于何种环境中品茗观赏,都能彰显无限神采和底蕴。

 

 

▲韩美林与顾景舟

 

艺术家的思想大多是天马行空、各具特色的。人们不禁会问,这是怎样的高度契合,才能使两位艺术大家犹如思想合体一般,造就出“雨露天星”这般美轮美奂的传世佳作。请让思绪跟随小编回到1979年的那个美好静夜。

 

最初的相见是在蜀山之畔,当年二人客厅对坐,轩窗外树影寂寂,仿佛也准备好竖起耳朵,倾听两人的知己情怀。韩美林当时的人生遭遇、心迹志向,像倾盆的雨、如急疾的风,一肚苦水无处倾泻。而顾景舟老人也在特别年代长期压抑,内心的郁闷苦楚,一直难以排遣。夜深俱寂,一壶清茶,接通蠡河波涌。

 

 

▲韩美林、顾景舟合作的“此乐提梁壶”

 

对于意强志坚的人,苦难是一笔财富,更是发奋图强的激励器。互诉衷肠后,两位挚友谈论更多的是如何一起投入紫砂艺术创作,二人热情奔涌,徜徉于无尽的交流贯通。韩美林曾在采访中这样说:“起初我们俩一起研究紫砂壶,就是单纯的觉得好玩儿、想做更多更好的东西出来。我们志趣相投,我有一些新鲜的有设计感的想法希望能用到紫砂壶的造型上;他也不是个默守陈规的人,想把传统紫砂工艺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就这样我们一拍即合。那个年代我们从来没想过会要卖多少钱,谁知几十年之后卖出天价。”

 

 

▲宜兴“顾景舟艺术馆”内展陈的顾景舟与韩美林探讨紫砂设计照片

 

▲从左至右:周桂珍、顾景舟、汪寅仙、韩美林

 

▲从左至右依次是:周桂珍、顾景舟、韩美林、汪寅仙

 

顾景舟一生制壶近百个品种,技艺卓绝,风格多变。晚年的顾景舟每年只做一两把壶,极为珍贵,特别是与韩美林合作的壶,集诗、书、画、篆、艺于一身,精妙绝伦。

 

韩美林设计的紫砂壶可谓是传统气韵与现代风格的完美结合,辨识度相当高,因为造型上的大美而被大家亲切地称作“美林壶”。而他本人却谦虚地说道:“我设计茶壶是一回事,紫砂艺人制作茶壶又是一次升华,这就像画画一样,七分画还需要三分裱呢。”

 

 


20158月,韩美林在江苏宜兴丁山




  

▲韩美林紫砂壶手稿

 

如今,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西侧,”顾景舟艺术馆”已于201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当年那张珍贵的照片再一次出现在展墙上。46日,陶瓷博物馆的东侧,“韩美林紫砂艺术馆”也已正式奠基,不久的将来就会落成并正式开放,相信这张珍贵的照片必将再次呈现,勾起无数珍贵的美好回忆。顾韩友情,好似浓酽老酒,必将愈陈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