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美林绘制怎样的“秘密花园”
提到蓝白世界,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蓝天白云、大海浪花。在中国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通,也有这样的蓝白世界,将大千世界、儿女情长化为美妙的图案,移天缩地于尺素之上。
蓝印花布起源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明清之际,蓝印花布广泛流行于民间,被面、包袱布、门帘、蚊帐、小孩肚兜等,蓝印花布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上世纪40年代开始,外来的洋布、五彩的染料进入中国市场,老百姓穿了几百年的花布受到冲击,蓝印花布被看做落伍的象征,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销声匿迹。2006年,在冯骥才的推动下,蓝印花布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美林蓝印花布作品 3米长,3米宽
于2011年韩美林国博大展展出
韩美林设计制作的30米长蓝印花布
1955年,18岁的韩美林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艺术系,系统学习传统染织艺术。作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时也是该院染织系首届毕业生,从大学时代起,韩美林就沉醉于蓝印花布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一直以来,韩美林便致力于保护、继承和发扬传统的蓝印花布染织技术,倡导通过艺术创作使染织艺术脱离单纯生活化的使用,从而成为追求视觉美感价值的艺术品。
2015年8月26日-27日,为了筹备韩美林艺术馆(银川)的开馆作品,“韩美林艺术大篷车”离开宜兴,来到了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在馆长吴元新的陪同下,韩美林、周建萍夫妇认真翻阅了馆内珍藏的五千多件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实物、图片资料以及相关的传统印染工艺藏品纹样,随后又来到制作车间,亲自试验刻板、刮浆。
韩美林参观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韩美林亲自试验刮浆
韩美林察看染完色正在晾干的蓝印花布
此次来到南通,韩美林带来了大量手稿。吴馆长父女选择了其中几个纹样,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形式,连夜排出花布的打印稿,韩美林则针对不同的样稿进行修改。
个体纹样与大面积构成的纹样中存在排列组合以及配比的问题,韩美林将之一一调整;鱼的图案排版死板,韩美林重新画出了新的组合方案;双凤图的细白边,韩美林改成间断点状的边框,整个图案一下子就鲜活了起来;两种格纹的拼接使得画面杂乱,韩美林则建议放大其中一种图案再看效果。
韩美林绘制蓝印花布手稿
纹饰过于繁复,极其耗费眼神
韩美林修改蓝印花布排版稿
看到由仙鹤组成的图案,韩美林直呼过瘾
看到仙鹤组成的图案,韩美林直呼过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简洁明快的线条下,仙鹤脱颖而出、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鹤群昭示着与众不同。小憩之余,韩美林又在蓝印花布的团扇上写天书,将蓝染与韩式艺术有机结合。
吴元新表示:“韩美林老师此次来到南通,在蓝印花布的元素中注入了古岩画、天书、甲骨文等血液。他带来的这么丰富的创作素材和手稿,将传统与设计结合在一起,是观念上的嬗变、理念上的创新。”
小憩之余,韩美林指导起蓝印花布团扇的设计
韩美林在蓝印花布团扇上绘制了“天书”
3天后,吴元新将给韩美林送来此次新设计排版的布料样稿。经由韩美林“画龙点睛”地赋予了当代艺术灵魂的蓝印花布,又将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众人翘首以待。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在传承中创新。这是人文的主张,这是艺术的流动。
2014年7月,著名艺术家梅葆玖、卢燕来韩府做客
不约而同地身着由蓝印花布制成的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