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在韩美林的家里,你所看到最多的,是他创作的各类艺术品,是他收藏的各种书籍。
走进韩美林的书房,放眼望去,书籍环抱着三面墙。许多人惊叹,这里是艺术的殿堂,这里是书籍的海洋。
创作是韩美林的生命形态,看书则是他的生活常态。
为方便助手查找,韩美林手绘藏书摆放方位
“书是我的启蒙”
韩美林小时候念的是私塾。有一天放学早,他一个人来到土地庙,调皮的他好奇地凑到土地爷身后,伸手一掏,竟然是好多书呢!一本《四体千字文》、一部《六书分类》、两本《说文古籀》。小小年纪的他,第一次接触到篆书便着了迷,每天放学后大部分时间就是往这里跑,“研究”完了就送回土地爷身后。谁又知道,这些书后来竟影响了韩美林的一生,成为了他的“终生伴侣”。
小时候的韩美林读的虽然是贫民小学,但却是幸运的,因为六个班里有三个美术、音乐老师,当时学校里演戏、唱歌、画画非常活跃。后来上大学听音乐欣赏课,才知道小学时期就已经熟背贝多芬、莫扎特的曲子,小学四年级就已经在几位良师的引导下苦读了《古文观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王毕,四海一”,扎实的古文底子早已在小学给“奠”好了。
“这些常识性的丰富的知识,在我接受启蒙的时期,通过书,齐刷刷地向我聚来,使我一个穷孩子达到了别人说什么我都能插上嘴的水平。”
念念不忘的“宝贝”
书痴韩美林,在他夫人周建萍的笔下,是这样描写的——
“众所周知,美林的记忆力是超群的,他看过的书能倒背如流,他见过的人能过目不忘。书是美林一生中最好的朋友,他可以不吃不喝,但不能没有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对美林来说的确如此。”(摘自周建萍《本性纯良—写在美林八十大展前》)”
杭州是韩美林的福地,杭州外文书店的世界艺术类书籍是全国之最,那里的书基本被韩美林给包干了。每次新书到来,店里的工作人员就会给韩美林打电话,于是,韩美林就会像过节一样开心地去到杭州,运回一箱一箱沉甸甸的宝贝。
法国巴黎书店的工作人员帮韩美林运书
去年11月中旬,韩美林在杭州度过了两周静心创作的时间。那两周,他仅仅离开家门两次,每次去的都是同一个地方——杭州外文书店。挑书不仅是个脑力活,更是个体力活。每本书都十分沉重,但为了挑选到自己钟爱的书籍,韩美林逐一认真翻阅,不肯请他人代劳。“买书这件事,是别人不能替代的。每个人的阅读经验不同,喜欢的、需要的书籍,只有自己才能找到。”
到任何地方,韩美林的首要任务还是去书店,即使在国外出差也依然如此。去年10月,韩美林和夫人周建萍赴欧洲考察。在巴黎的那几天,韩美林把一大半时间倾注于巴黎大大小小的书店。挑书,买书,然后推着满车的“宝贝”返回宾馆,脸上写满笑意,步履也变得轻快起来。回到北京后,韩美林不时问起:“从欧洲寄回来的书何时能到?”获悉“宝贝”到家,他就奔过来,亲自拆封,小心翼翼地把一本本“宝贝”搬进书房。
为了寻得更多的“宝贝”,在夫人和秘书的指导下,韩美林竟然还学会了网络购书。输入“艺术”、“高迪”、“建筑”、“传统剪纸”等关键词,各类相关书籍便依序排列出来,根据自己列的清单明细,韩美林自己甄选,充实“后备军”。每当书籍寄到家开封时,韩美林更是高兴地如获至宝。
“您家需要有个图书管理员吧?”
韩美林究竟有多少书?即使是最亲近的夫人,也已经很难给出准确答案。
熟悉韩美林的朋友都知道,在北京、杭州的两处家里,书房里堆满了韩美林从世界各地买来的书。从中国古代的《八大山人全集》、《吴作人全集》,到西方现代的《高迪建筑作品图册》、《贝聿铭阿拉伯艺术博物馆图册》;从《环境与科学》到《犹太人的智慧》……博古穿今,图册文集均涉。
韩美林在书店
拥有这么多“宝贝”,连书店的工作人员都不由得替韩美林犯起了愁:“韩老师,您家里得需要有个图书管理员吧?”他们有所不知,家中图书再多,记忆力超群的韩美林,自己就是最好的图书管理员。为了方便查找,韩美林形象地画下了书籍摆放的位置图,即使是再小的书,隔了一阵没看见,需要时他只需要远远一指,准是对的。
不论工作多么繁忙,韩美林每天用于读书的时间,不会少于四个小时。对于韩美林而言,“爱书是本能,每天读书,常年买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很自然的事。”韩美林认为,“艺术家前面是未知数,艺术家同时也应该是杂家,包括科学、历史、宇宙、环境,各方面的知识都要知道。因此,韩美林看书很杂,艺术、人文、科学、历史、地理等等各类书籍无所不看,并且还都认认真真地做了读书笔记。这也是功夫。
正如韩美林夫人周建萍笔下所说:
“美林作品中将传统与现代演绎得如此完美,我想与这些精神食粮不无关系。俗话说摩羯座的人比较自我,他们大多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美林就是这样的人,那些浩瀚、斑斓的书籍让他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美轮美奂。”(摘自周建萍《本性纯良—写在美林八十大展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