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韩美林先生《天书》有感
作者:贾萌(广州美术学院) 发布时间 2013-08-06
  

 

韩美林先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式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中华民族艺术崛起的象征史,先生在古稀之年曾遭受一场恶疾,去天上打了个来回,天上的神仙们被他的乐世精神所感动,本想留他在天上造福天界的,可是神仙毕竟是为人世着想多一点的,便把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先生,让他重回人世来传播天界的好生极善的思想,先生回到人间后便把自己对天界的理解、对人世的感慨加上对中国历史悠久的民间古文化,用自己酝酿了一生的知识和精力挥毫泼就而成了这部在人世间将要惊天地动鬼神的《天书》。

《天书》是一部研究艺术、文字乃至古文化起源的巨型著作,你可以说它是书法作品,也可以视之为绘画,还可以理解成文字,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神态是有性格的,凝重、雄劲、率真、自由和不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什么层次的人都可以欣赏接受的了,这还正好符合了中国国家教育部普及艺术传播提高人民综合素质的思想。

《天书》如果说它是字,那就要从汉字的起源说起了,汉字的起创造古人曰五个同源:即字画同源、字孕同源、字易同源、字医同源、字俗同源。韩美林先生的《天书》五者皆有体现,在这里我认为感染力最强的还是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字画同源、字俗同源。

字画同源,亦曰书画同源。文字之起源晚于语言,史前之原始社会,未有文字时,古人常以画物取象而表意,这是世界所有早期文字之共同现象,谓之图画文字或象形文字。汉字亦源于图画,其独体之“文”,以勾勒法,简单几笔,粗条线地画出物之象,立象以尽意,一个字即是一个生命符号,如日、月、山、水、鸟、鱼、牛、羊、虎、鹿等等,其甲骨文、金文、大小篆,皆象物之形。其后隶、楷则变为不太象形的象形“文”。比如南、啇、前,大等,先生的画是一种对生命符号的另一种概念的提炼,形象而富有诗意,动感且充满了美的创造力,让人的眼睛一眼看过去的时候就会形成强烈的震撼力,第一眼的感觉是好玩,第二眼的感觉是原来里面融合了这么多的古文化元素,在不知不觉中便受到了熏陶,不刻意却受益匪浅。

字俗同源,“俗”谓民之风俗。民俗包括古之巫术,乃古人生命活动演示于风俗之各个方面也。民俗尤其陕西民俗及方言对于汉字之造影响甚大。陕西是中华民族之摇篮,是中华民族最重要之发源地。远古有蓝田猿人,与西安半坡遗址。中华民族之人文初祖炎帝、黄帝、华胥氏、女娲、伏羲皆源于陕西。宝鸡有炎帝陵,黄陵有黄帝陵,蓝田有华胥氏遗址,平利有女娲山,伏羲孕于华胥。长安又是中国周、秦、汉、唐等十三朝之首都,历经上千年之久,长安成为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当时中国及世界最辉煌、最文明之大都市。而文明之标志的汉字亦源于陕西,文字之祖仓颉庙与陵墓在白水县,长安、洛南有其造字台。殷周之甲骨文,周原亦是其产生与运用之重要基地,而金文源于陕西,秦之石鼓文在宝鸡,秦始皇“书同文”即是以陕西民俗及方言为根基的,大篆、小篆、隶书及楷体(真书)等基本定型于陕西,故破译汉字之原创性奥秘,离不开陕西民俗及古之巫术,离不开陕西方言。先生在广东电视台的名家讲坛上哼的几曲陕西小调,把那股豪放、豁达的感觉瞬间卓然于世,让人所敬佩,更体现了先生知识面覆盖之广,涉及之全。

先生的《天书》俨然跨越了多种学科的界限,不能以某种界定来形容,在提倡人文社会的今天,先生成了中国提高综合素质、发扬民族精神的最先表现者,为我们后来人做了极大的表率作用,给了我们这些还在潜心研究学术的、未来的艺术家们前行的希望。

 

 

 

(来源: 摘自《韩美林艺术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