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良渚到三江源,“韩美林艺术大篷车”追寻文明之始,致敬生命之源
发布时间 2023-05-29
  

 

——文明的伊始

——生命的起源

 

足迹遍布全球,行驶49年的“韩美林艺术大篷车”,刚刚辞别点燃5000年华夏文明之火种的良渚文化遗址,“85后”韩美林从修改雕塑《良月流晖》的升降车上下来,便马不停蹄地带队奔赴海拔3500米的“中华水塔”——青海三江源地区,追寻华夏文明起源的同时,找寻艺术之“三江源”,致敬生命之伟大。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青海省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局长李晓南在机场迎接韩美林

 

▲青海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公保扎西亲切接见韩美林

 

▲韩美林为原青海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现三江源生态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邓本太签书留念

 

5年前,艺术大篷车也曾行至三江源地区,彼时的“80后”艺术家韩美林,登上海拔将近4000米的日月山眺望青海湖时,便被三江源地区的广阔、高原野生动物的独特和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所深深感动,心中一直惦念不忘。

 

▲“韩美林艺术大篷车”在青海湖

 

时隔5年,已成为“85后”的韩美林,来到只有3摄氏度的青海湖上,凭栏远眺,感慨万千。他坚持取下帽子,直面风雨的洗礼,激动地说道:“做艺术,离不开文明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但文明与文化得以诞生和发展的大前提是‘生命’,没有生命的延续,一切都将是空谈。三江源地区汇集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河流的源头,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水塔’,这里是孕育每一个华夏子孙的生命起源,在这里一草一木,一呼一吸,一鸟一兽都是生命之伟大的最好证明。不仅是艺术家,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来看看,来感受人与自然的交融。我们的艺术大篷车从见证文明起源的良渚文化,来到生命起源的三江源,是必须的,是意义非凡的。”

 

▲五年后,韩美林夫妇又一次来到三江源

 

艺术大篷车再次来到三江源地区最重要的湖泊生态圈——青海湖,除了弥补上次没有见证青海湖鸬鹚、海鸥、候鸟成群结队之生态的遗憾,此行更重要的一个目的地就是青海湖畔几十年来为世界濒危物种“普氏原羚”的保护作出杰出贡献的自然保护基地。来到基地农场,工作人员带领“韩美林艺术大篷车”一行人,通过展览和视频全面了解了“普氏原羚”从90年代全球仅剩200只到如今每年基本种群都维持在近3000只的“生命奇迹”。通过24小时保护区实施的监控,大家看到羊角弯弯,屁股会开出“爱心”形状的可爱藏羚羊在草原上悠闲漫步,惬意十足。

 



▲韩美林来到普氏原羚自然教育科普馆,进一步了解“普氏原羚”

 

韩美林看得入神之际,随手拿起笔来,就在纸上开始描绘惟妙惟肖的“高原小精灵”,边画还边对着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说,“你们的监控能截图吗?要是能,回头有了原羚跳跃、奔跑的照片,一定发给我,我通过画纸能让更多人认识它们。”随着说,纸上两只可爱的普氏原羚就诞生在韩美林的笔下了。保护站的工作人员感叹,“韩老师对动物真是太爱了,怎么只看了两眼,就能画得这么美。”离别前,韩美林对工作人员们说:“大家辛苦了,你们的工作很伟大,是在护佑生命,护佑三江源的生态,我们要向你们致敬。”

 



▲韩美林随手在纸上画出的“高原小精灵”

 

带着对小原羚越来越好的美好祝愿,艺术大篷车渐渐驶离了青海湖,在队伍停车拍摄草原上成群结队的牦牛、马儿和小羊的时候,热情的牧民夫妇听说我们从北京到杭州再到青海,便盛情邀请大家去家中小坐稍事休整。

 


▲草原上成群结队的小羊

 

洁白的哈达、香气扑鼻的奶茶和软糯的糌粑,无不让一行人从心底升腾起暖意和感动。韩美林用藏文签下他们的名字将画册送给二人,韩美林说:“我是画画的,也许你们对艺术创作并不熟悉,但我得感谢你们,没有你们世世代代守卫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美好,我们的一切创作源泉都无从谈起,说到对自然的理解,对生命的尊敬,对传统的延续,所有人都得向你们学习。”牧民夫妇虽然汉语没有那么流利,但看着画册里精美的作品,爱不释手,并为韩老师能写如此准确美丽的藏文而惊讶,直到临别还不停地用送上哈达的手势为艺术大篷车祝福。

 

▲热情的牧民为韩美林献上哈达

 

▲韩美林与牧民“干奶茶”

 

▲韩美林周建萍夫妇品尝青稞做的糌粑

 

▲韩美林团队的工作人员品尝香气扑鼻的奶茶

 

▲韩美林在自己画册上用藏文签上他们的名字

 

▲分别时,韩美林周建萍夫妇与牧民夫妇合影留念

 

又一次大篷车之旅暂别青海三江源地区,87岁的韩美林带着对文明不停的追寻和对生命的致敬,继续踏上艺术求索之旅的下一站。

 

又有多少艺术灵感在他心中酝酿,又会有多少艺术佳作诞生,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我们深知,火种不灭,文明不止;泉源不竭,生命不歇;艺路不尽,美不胜收。

 

▲“同人民在一起,与传统共命运”

 

 

 

 

 

- End -

 

 

 

撰文|关心

摄影|骆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