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清华 江小文】87岁的韩美林先生设计的潮玩为何大受追捧?他在绘画、书法、雕塑、陶瓷、设计等诸多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秘诀是什么?
3月22日晚7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美林先生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演讲《纳天为画》,结合他精彩的艺术人生,倾情讲述艺术之道。韩美林先生表示,他之所以能不断跨界,不断走在时代前列,离不开恩师的谆谆教导、人生的历练和民族艺术丰富的滋养。艺术家要用爱超越苦难。艺术创作既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对传统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模仿,又要敢于不断创新突破。
线上线下400多万观众走进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世界,不仅认识了一位能写会画、能说会唱的不老艺术顽童,也共同体悟了艺术之道。
韩美林先生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他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前身)装潢美术系,本科学的是染织专业,反而在绘画领域如鱼得水。这得益于学校当时完备的美术教育。周令钊老师的水彩画课让他学会了刷水洇画的技巧,启发他后来创新刷水画。黄永玉老师用排刷画国画,打破了他对绘画工具的刻板认识。叶浅予老师告诉他“画马三块瓦”,画三个半圆即可掌握一匹马的形态,启发他的造型概括能力。恩师们的教导帮助他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
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及成就与其人生态度息息相关。韩美林先生文革期间蒙冤入狱,但苦难没有打倒他,出狱后即投入疯狂的创作,找不到宣纸画画,他通过在水彩纸上刷水的方法反而创新出刷水画,创作出《患难小友》等一批蜚声海内外的“萌动物”。在韩美林先生的画作中,看不到任何灾难的痕迹,看到的是一片欢悦、天真。他表示“不要怕苦难,人掉得越深,其实起点越高”。他用艺术实践了如何用大爱超越苦难。
韩美林先生强调他一生都不能离开民族艺术的根。1977年开始,从山东、河南到陕西、宁夏,从云贵腹地到江浙水乡,再到世界各地,40余年来,韩美林先生的“艺术大篷车”到各地采风,驶过了几十万公里,与乡土人民零距离接触,和老乡们同画、同唱、同舞、同聊、同哭。观众们有幸听到了他现场即兴演唱的苏州评弹、京韵大鼓、陕北民歌等歌曲。他表示自己的作品没有一件是重样的,即得益于民间采风激发创作涌动。
1985年,处于创作十字路口的韩美林先生看到贺兰山岩画,顿悟,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必须走中国道路,“从这里出发”。贺兰山岩画以写实主义风格为主,能以简略的笔法勾划出对象的基本轮廓,而又敏锐地把握其突出特征,既简练拙朴,但又非常有现代性,与韩美林先生的艺术追求十分契合,他一直希望呈现有自由气息的、无法之法的绘画风格,在贺兰山岩画的影响下,从此他进入一发不可收拾的黄金创作时代。韩美林先生提醒大家,艺术强调个性、独立性和民族性,这是一个人的艺术作品能屹立于世界的关键。
一个艺术家的成长也离不开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国航的红凤凰标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奥标志、福娃,均是韩美林先生的设计作品,为了完成这些设计,他不仅向民间艺术广泛学习,还画了许多手稿。目前,韩美林先生积累的手稿本堆起来比他两个人都高。韩美林先生表示,他是个时间穷人,所以他抓紧一切时间画画,总是要把他的手稿本画得满满的,手稿本已经成为他随时随地记录灵感的重要载体,走到哪儿都会带着画。他将他的一些手稿本带到了现场,观众看见里面密密麻麻的图案,叹为观止。
韩美林先生还以自己的书法创作历程为例,通过“选、拓、临、仿、脱、变、飞”七个关键字讲述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从模仿开始,但是模仿什么,要先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他幼年上私塾时就开始练书法,当时先生根据他的性格特点选择了颜鲁公的字让他练习。以后,颜体的风格对他的书法形成深远影响。“拓”是描红,这主要学书法中的运笔、间架、结体和章法。“临”是指临摹。“仿”是指不看帖背着写,还要写得像“老师”。“脱”是质变的前兆,必须“脱壳”,要有一种信念“写出自己来”。“变”,艺术要不断求变。“飞”是指到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他以本次演讲主题“纳天为画”四字为例,现场展示了多种不同的写法,既有承袭古人篆书风格的,也有现代化创新风格的,让观众大开眼界。
韩美林先生还介绍了他几十年来如何从古陶、钟鼎、甲骨、石鼓、木牍、岩画上收集无人问津的古文字符号将它们创作成“天书”。“天书”源头在上古,其抽象的形式、理念又与当代艺术相通,目前“天书”IP在文创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颇受年轻人喜爱,韩美林先生表示“要跟时代走,别跟着潮流走,潮会退的,时代是永恒的。”
最后,韩美林先生即兴挥毫,写下“中华脊梁”四个大字,勉励青年学子努力学习,成为国家栋梁。
本次讲坛通过新华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视界、央视频、中新网、光明网、中国教育新闻网、澎湃新闻、咪咕视频、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视频号、腾讯新闻、搜狐教育、凤凰网、百度新闻、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网易有道精品课、B站、微博、微信视频号、快手、小红书等媒体和平台在线同步直播。
“人文清华”讲坛是清华大学发起的大型思想传播活动,推动建设更创新、更国际、更人文的清华新百年。讲坛定期邀请优秀人文学者,在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发表公众演讲,阐述其经典学说、独特思考和重大发现。
来源:人文清华讲坛
如需转载,请联系人文清华讲坛
- End -
摄影|人文清华讲坛 骆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