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砂博物馆馆长:“美林壶”是怎样lian成的
发布时间 2019-12-16
  

中国紫砂博物馆馆长:“美林壶”是怎样lian成的

 

“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在宜兴开馆在即。中国紫砂博物馆馆长周小东,特为本公众号撰写了《“美林壶”是怎样lian成的》。

 

现予发表,以飨读者。

 

20197月,韩美林(右一)与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夕华(右二),周小东(右四),杭州典尚设计所刘伟所长(右三)考察场馆建设

 

201910月,韩美林与周小东视察施工现场,提出新的展陈思路

 

▲韩美林(右三)与宜兴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夕华(右二),周小东(右一)一起欣赏最新紫砂作品。

 

练——杂浊练尽存真粹

 

▲“九隽”之一史小明新作

 

紫砂泥有别名“五色土”,五色斑斓,总给人浮夸之感,偏紫砂器形色尤多,如此一听一见,不知者便心生误会。殊不知,天下诸器浮于外表者众,工于内质者寡,二者得兼更不可求,论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风度,内外兼修,尤重内质,紫砂为器,虽成于艺,更基于质。紫砂之质,细腻致密,韧而可塑,柔而内强,天生巧工,然呈现美质,工序繁杂,非经年不可得,而这些工序,都离不开一个“练”字。

 


韩美林的紫砂手稿

 

分解、粉碎、研磨、调和、捶打、陈腐,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每一道工序都饱含艰辛,这里的艰辛不单指练泥之人,更是指受练之泥。可以想象,从山中至朴之石矿到胜却珠玉之珍奇,为去杂浊,得本质,不惜曝其身、劳其形、碎其心、捶其体,所受肌苦,纵紫砂有灵,亦难言说,更何况旁观者,真要细论起来,这份脱胎换骨之痛,恐怕也只有韩美林大师等寥寥数人能够感同了。

 

这并非信口胡言,亦非空穴来风。美林壶是壶中精品,大师对紫砂的了解毋庸赘言,而大师的过往,却也像极了紫砂的受练。就像看壶,人们只看到它的造型和色彩,却忽略了紫砂最本质,也最关键的练泥过程,美林大师的成就万人敬仰,却少有人知道他这一路是如何走过的。

 

▲韩美林在宜兴创作紫砂壶

 

这些往事,大师自己自然很少提及,而在他的散文《谁入地狱》中,我们或可得窥一二——严酷的夏日,冰冷的手铐,冷漠的打人者,还有那爬满苍蝇的五个包子皮,这些,仅仅是大师在炼狱中所受苦难的万分之一,却已是触目惊心。曝晒、熬炼、捶打…这些手段岂非像极了紫砂练泥的过程,只是紫砂无感,大师的身心却是实实在在承受,再见今日,美林煌煌,紫壶琳琅,怎不叫人感慨。紫砂所“练”,练的是杂质,存的是精华,美林所“练”,练的是苦海,存的是本心,正如他自己所言:“这酸甜苦辣的人生,这天堂地狱的世界,才能造就出一个个伟大的艺术家,艺术家不仅仅需要阳光雨露,他更需要的是粪肥沃土。”

 

▲下笔时的精心查阅

 

▲在未烧制的壶胚上写书法,一气呵成

 

无美林便无美林壶。紫砂成壶,“练”是第一步,美林壶成,“练”亦是第一步,只是这一步我们作为旁观者并不能妄自评论,还是大师所言:“我愿意为了艺术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最能诠释,如此“疯魔”精神,值得所有人顶礼学习。

 

炼——如切如磋匠人心

 

紫砂奇质,非经年绝艺不可琢也,壶形既成,非千年窑火不可炼也。四十年前,韩美林怀着对紫砂陶的热爱来到宜兴,自此,便开始了美林壶由“练泥”到“炼壶”的旅程。

 

都说人与人的相遇要讲一个缘字,日本便有“一期一会”的说法,但回想那时韩美林与顾景舟的际遇,这个字用在他们身上似乎并不确切。顾景舟性情淡泊,不慕名利,对紫砂却有着极尽完美的火热追求,韩美林则甫脱苦海,志向心迹,如未雨密云,无处倾吐,艺术家的思想是天马行空的,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乃至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却是相通的,这远非一个“缘”字可以概括,紫砂或为媒介,内中则是不断追寻下的必然,犹如暑气一过,疾风骤雨,势不可当。

 

▲从左至右:周桂珍、顾景舟、韩美林、汪寅仙

 

▲韩美林与顾景舟研究紫砂设计

 

▲韩美林与汪寅仙研究紫砂设计

 

▲韩美林周建萍夫妇与紫砂大师徐汉棠、呂尧臣、鲍志强、顾绍培、毛国強、季益顺、曹婉芬、李守才、邱玉林、张红华、陈国良、储集泉、施小马、潘持平、陈建平,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中国紫砂博物馆馆长周小东,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王志刚

 

大师因紫砂相遇,便以紫砂切磋,“炼”壶艺,亦“炼”造型。在倾心的探讨和交流中,美林把中国传统器物的型制与独特的人文观念融入紫砂壶的造型之中,既遵循传统紫砂艺术严谨规整的工艺法度,同时,也延续了自身的工艺特征,注重创意构想,表达独具一格,外看沉雄博大,细观亦充满灵性。顾景舟对这样的理念大为赞赏,同时,也只有他能以卓绝的紫砂技艺将韩美林的图稿变为现实,如此,这一画一制之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夜以继日的心血倾注下,终有正果——《雨露天星提梁壶》与《此乐提梁壶》便是百炼之后所存的结晶。

 

▲韩美林与顾景舟合作“雨露天星提梁壶”

 

▲韩美林与顾景舟合作“此乐提梁壶”

 

▲韩美林与汪寅仙合作“光明世界壶”

 

美林深爱紫砂,他不仅与顾景舟合作,也与汪寅仙、周桂珍、鲍志强等人交流,这便又是美林壶之一“炼”。好壶定形,须入窑火炼,方可成功,而宜兴紫砂文化的深厚底蕴恰似一把窑火,生生不息地燃烧着韩美林的艺术精神,最终,炼成了如今的“美林壶”。

 

恋——归去来兮再续情

 

201846日,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奠基仪式在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举行,到如今,20191221日开馆,这其中,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然而,韩美林对宜兴的情感,却是在四十年前便已早早积淀下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就和宜兴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在美陶厂设计了美林猴、美林虎、美林羊等青瓷作品。后来,结识了顾景舟、汪寅仙、鲍志强等紫砂艺术家,并开始创作紫砂艺术品。”韩美林说,尔今八十三岁的他,始终和紫砂艺术联系在一起,也正是这份对紫砂的爱恋,对宜兴的留恋,为美林壶注入了大师的情怀,将韩美林和宜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18年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奠基仪式

 

▲韩美林紫砂艺术馆方位图

 

韩美林曾说,他要将自己的部分艺术成果永久地留在宜兴,如今,他兑现了承诺。练其质,炼其型、恋其心,美壶无声,美林有情,韩美林紫砂艺术馆作为他对宜兴感情的延续,恰恰印证了那句“美林的世界,世界的美林”,韩美林不单单只是一个个体,他的艺术精神和人文情怀将随他的成果一起闪耀在宜兴和世界各地。

 

 

韩美林紫砂壶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