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湘:绝无仅有的丰富性
12月21日,在“韩美林紫砂艺术馆”开馆仪式之后,举行了第七届“韩美林艺术讲坛”,冯骥才、余秋雨、黄洁夫、朱永新、王鲁湘、周小东,围绕《泥土的光芒》这一主题,在白岩松的主持下,同台共论,激荡思想。
现将王鲁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凤凰卫视主持人)的演讲内容,择要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白岩松:艺术和教育什么关系?你看美林名字加两字就知道什么关系,以美育林。
接下来有请王鲁湘先生演讲!
王鲁湘:非常感谢韩美林老师邀请我加入韩美林艺术基金会的学术委员会。这样在我研究艺术大师的行列中间,又增加一个光辉的名字——韩美林。
今天讲坛的题目是“泥土的光芒”。这就要回顾泥土进入人类文明,成为器物材料这么一个漫长的数万年的历史。
人类最早泥土做的容器是用柳条或者别的树枝先编东西,然后在太阳底下晾干,树枝支撑的容器被烧掉,一个陶土罐出来,这是最原始做陶的方法。后来变得更聪明,我们开始把泥巴搓成长条,长条来盘出一个容器来,这就进步很多了。当然,接下来就是人类文明一个伟大的发明,那就是有了我们今天说的做陶器和瓷器转盘。这个东西出来以后,利用它的旋转的力量,也就是利用向心力和离心力,两个力的一种控制,然后能够团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出来,这给我们伟大哲学家老子以深刻的启发。所以老子的《道德经》,有相当词汇对世界的理解就是来自对制陶的观察。
一个容器出来一定同时兼并“有”和“无”两个要素组合,“有”就是实体部分,“无”是真正发生作用的部分,是容器容空的部分。实和虚组成容器。在老子看来,整个世界就浓缩在陶器里。做陶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造物主。造物主创造世界和一个做陶器的人工作原理是一样的。后来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有了玉器文明、玉器理想。全人类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有陶。陶和人伴生,但是全世界只有中国,由陶飞跃到瓷。
瓷器的发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玉器文明的国度,上万年玉器使用、欣赏,以及具有的不可超越的崇高的地位,促使我们中国的那些聪明的人想要发明创造一种和玉相似的东西。这样崇高的文化理念,使得中国人不断试错由陶进化到瓷,瓷后来就被称为类玉。宜兴紫砂陶虽然晚出,它要到明代才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中间,但出现以后就受到文人激赏,然后很多文人介入到中间,直接参与到紫砂的设计、制作和装饰。那是为什么?因为陶和瓷有极其重要的区别,紫砂是塑造出来的。一件紫砂壶与一件瓷壶,实际上有本质区别。彩陶到商代到明代,这些瓷器不是塑造出来的。而紫砂像雕塑一样,是塑造出来,用泥做成片,然后片按照设计好的一个样子,然后进行黏合、修饰,最后形成具有实用功能的一个几何雕塑作品。这个是和陶器、瓷器最大的区别。
正因为如此,它就使得很多文人能够真正介入到紫砂的设计和创作中。文人对于瓷器介入是附加的,在“体”的阶段文人基本不介入。“体”完成以后,文人和画家在表面进行彩绘,把诗文或者图画到上面。但是,紫砂不是,紫砂是直接参与到“体”的创造之中,而不是那个“用”。是直接从“体”就开始介入。比如说今天我们在“韩美林紫砂艺术馆”看到的作品,像伯拉图说的先有一个理念,先有壶的理念形成设计图稿,然后韩美林老师和宜兴紫砂大师、工匠进行切磋,然后来进行这个紫砂壶具体的、实体的制作,而且在制作过程中间,韩美林老师也介入。
最后制出来的这个“体”,我们看到韩美林老师在上头有很多书法的呈现,韩美林老师拿着这把壶反复琢磨,考虑平面、立体、二维、三维,考虑这把壶器形代表精神气质,想到哪几个词赋予这把壶精神意象。想好词语以后要想用什么样字体进行呈现,会设计这个字体的小稿,设计完以后根据设计稿亲自书写到壶上头,然后自己亲自操刀,在硬度很高的壶上头进行雕刻。这个都是直接对一个紫砂的塑造,对这个紫砂体的这样一种创造。所以,这就是紫砂壶相对它之前的陶器和瓷器,对于文人和艺术家的魅力和吸引力,就是在这里,因为你是创造它的“体”。
就好比这个孩子从受孕开始,你就开始在设计它、在创造它。所以,这个孩子是你的真正基因,是你的孩子。
韩美林老师和泥土这样一种关系,是我见过的艺术家中间最密切的,除了刚才说到直接参与泥土“体”的创造来设计制作紫砂壶,其实韩美林老师所有艺术语言都来自于泥土的启发。我们知道韩美林老师有两个大的特点,区别于学院出来的大部分艺术家。第一个在时间上头,他的艺术之根一直扎到远古原始艺术,大量语言来自于彩陶原始图案,来自于极其古老已经失去辨知的文字。可以说,还没有一个艺术家像他做得这么深入。
另外一个根真正扎在民间艺术,就是他和无数生活在中国社会最最基层的这些民间艺术家的友谊,以及他对他们的帮助。韩美林艺术表现形态,也因此变得极其丰富多彩。紫砂只是韩美林众多艺术表现形态的一种,他还有很多很多。中国有多少种民间艺术呈现形态,韩美林老师就有多少艺术呈现形态,这种丰富性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韩美林老师成长于这样一片沃土,所以才有他这样一颗参天大树。
- End -
导语|张旭
视频|王志浩
摄影|吴琼 等
编辑|吴静茜